高考逆袭为全班第一,他是怎么做到的?
收藏此文 2018-03-16 | 编辑:admin | 阅读:469
要
高二的暑假,我怀着身处重点高中的优越感,依旧保持轻松的心态。高三开学的第一天晚上,我还对妈妈说:高三,不过如此。后来,我就知道我错......
高三开学的第一天晚上,我还对妈妈说:“高三,不过如此。”
后来,我就知道我错了。
要和高考“死磕”到底
高三开学的摸底考试,我的数学考了77分,总成绩从年级300多名跌到年级558名,创下了我的高中排名新低,我慌了。
我告诉自己,再这样下去,就是万劫不复。
我看到2014年河北文科状元郭宁的一句话:
“既然起点已经比别人低,唯一能做的就是比别人付出多一倍的努力。”
我将这句话写在笔记本的封面,时刻警醒自己,发誓要和高考“死磕”一次。
突破困境,弥补不足
高中前两年,我的英语成绩总在90分左右徘徊。
为了突破这个困境,我决定每天做两篇阅读理解、一篇短文改错、一篇完形填空,一直坚持到2015年6月7日。
我使用的是最笨但对我最有效的方法——题海战术。
在做题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一些生词是反复出现的,于是我准备了一个小本子,将这些“幽灵生词”抄下来,标上汉语意思和词性,时不时看一眼。
虽然刚开始看的时候会记不住,但多看几眼也就记得了。
最没效率的单词背诵方法是抱着单词表背一早上,通过做题加反复温习来记忆,效率会更高些。
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一直是我的弱项,做专题训练让我在短时间内进步很快。
对于完形填空,我一般会做三遍。
第一遍是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大致情节和主旨,然后把一些特别简单的题目的答案先确定出来。
第二遍是精读全文,然后一个选项一个选项地看,注意上下文语境及一些重复出现的单词,选出最佳答案。
最后一遍是把自己确定了的答案代入文章读,看是否通顺、有无歧义,同时把全部题目的答案都选出来,绝不留空,以免后面不够时间来重新看。
另外,我把早读时间都留给了英语,坚持背诵精挑细选出来的英语范文。
我不追求把全部范文的单词都背下来,只求牢记一些经典句型,
比如开头用“Recently the issue of__has been brought into public focus.”,
承上启下用“Every coin has two sides.”,
列举观点用“To start with __further more __, more over__.”,等等。
同时,我也坚持背更高级的同义词,
如用essential代替important,
用approve of代替support,
用positive代替good,等等。
这样背范文是最有针对性的,结果证明确实很有用。
寻找方法,积极进步
高三寒假后的几个月是我最苦的几个月。
我每天都是深夜两点才睡,
早上六点起床,中午也不休息,
靠喝功能饮料维持精力。
在这个阶段,我是在真正理解了“新题旧解”这四个字之后,才有了实质性的进步。
高考题有千万种花样,但解题思路都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
以前我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听老师分析题目时觉得很顺,但自己再把题目做一遍就会出错,根源在于我并未真正掌握解题思路。
所以,我不再追求做过多的题目,而是专心搞懂每道做过的题。
找对套路,“新题旧解”
什么叫“新题旧解”?
比如语文诗歌鉴赏题问环境描写的作用时,你就回答
“渲染了……的气氛,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衬托了诗人……的心情”;
问你描绘了什么样的意境时,你就回答
“萧瑟凄凉”或“清新明丽”,等等。
这就告诉我们,其实答题是有套路的。
每次考试后,我们都要把设问、关键词、解题思路一个个地梳理清楚,找到共性。
有同学会说:这谁不知道啊,关键是做起来多麻烦啊。
我以前也是这么想的,但你不试过你就不知道效果。
我有一本错题本,是理综三合一的,上面记录着各类物理模型、化学答题规范语言等。
这是我删减之前的错题本得到的升级版本,上面没有完整的题目,只有我对知识点的总结。
到了2015年5月的时候,我的许多同学开始坐不住了,他们说:“反正学了三年,最后一个月也定型了。”
许多人开始下棋、看小说,但我却越来越坐得住。
我觉得,高中前两年大家一起跑,谁也不好反超,现在你们都不跑了,我坚持跑,必能以两倍的速度反超!
《求学》上的一句名言激励着我:“黑马,是任何力量都不可阻挡的。”
我高中三年没拿过全班第一,高考却是全班第一,总分为631分!
我从来没有考过这么好。
我高中三年最好的成绩是全校第158名(不含复读生),高考是全校第93名(含复读生),
我真的成了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