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升初全面取消推优 特长生比例降至4%内



随着2017年北京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意见的发布,备受关注的小升初政策也尘埃落定。今年,北京将继续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进一步降低...

随着2017年北京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意见的发布,备受关注的小升初政策也尘埃落定。今年,北京将继续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进一步降低特长生入学比例,各区招收小升初特长生比例将降至本区初中招生总人数的4%以内。同时,在小升初中已实施近十年的推优入学将全面取消。

特长生招生比例再降一个点

2017年,北京市各区招收特长生比例降到本区初中招生总人数的4%以内,比去年相比再降低一个点。

近年来,北京小升初特长生招生数量一直在缩减。早在2014年,北京市就大幅缩减体育特长生招生计划,取消了50余所区级体育传统项目招生。2015年提出,特长生招生项目和数量要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向倾斜;去年,北京更是明确提出各区招收特长生的初中所招收的特长生比例,要降到区初中总招生人数的5%以内。同时,北京市还减少了市级的艺术、科技类比赛,通过调整比赛让特长生培养降温。

特长生招生计划和招生学校数量的“双减”已成为近三年来小升初政策中的新常态。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特长生招生比例的进一步缩减,引导家长、学校、社会机构等,不要过早利用孩子的阶段性发展成果、成绩、证书等,为孩子贴标签、化等级,违背儿童的成长规律及教育规律。此次改革也将引导家长正视孩子特长培养,从功利的升学角度转向真正发展孩子的兴趣,进一步降低特长生招生的功利性,让中小学特长教育回归本质。

特长生招生范围仅限本区内

“免试、就近”是北京义务教育入学的基本原则,遵循这一要求,今年的特长生入学工作也将更加严格、规范。

根据规定,除市教委批准的可招收体育、艺术和科技特长生的学校原则上面向本区招收特长生以外,其他学校一律不得以特长生的名义招收学生。特长生招生项目和数量要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向倾斜。各区教委要向社会公布特长生招生计划并统一组织特长生入学。

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特长生比例缩减并不意味着不再培养特长生,而是通过新的教育形态,为学生搭建全面发展的成长平台。近年来,北京市在艺术、科技、体育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金帆艺术团、金鹏科技团等为学生的成长搭建了广阔的平台,促进了一大批学生的艺术、科技、体育的发展。近年来,北京市还创造性地引入了高校和社会力量,支持中小学体育美育特色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高参小项目的支持下,中小学对普及性的艺术教育进行了创新的设计与实施,让艺术、科技、体育更好地服务孩子的健康成长。

伴随北京优质教育资源的不断拓展,区域内就近入学逐渐成为主流,特长生在未来升学中的作用将继续弱化。与此同时,北京市还将继续强化师资培训、优质课程建设等,因材施教,为孩子的全面发展提供公平机会。通过系列优质资源供给,为孩子的全面成长提供一个全面、宽松、自由、缓冲发展的空间.

今年起全面取消推优入学

全面取消推优也是今年小升初一大重要变化。近年来,北京各区逐渐降低推优生的比例。去年,朝阳、东城、石景山等区就已宣布取消“推优”。西城、海淀则大幅压缩推优比例。今年,西城、海淀均已提前放出消息,将在今年小升初入学中取消推优。至此,“推优”这项延续了多年的招生政策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推优政策自诞生起就一直伴随着争议前行。业内专家分析,在推优过程中,一名小学生要想获得“推优”资格,首先要通过得奖、考证、竞选班干部等方式来证明自己优秀。即使获得“推优”资格,还必须经过评分、志愿填报和服从分配等激烈竞争的方式才有机会步入比较理想的学校。重重竞争之下,为了拿到少有的推优名额,学生不得不报各种培训班给自己“加码”,无形之中又增加了学习负担。与此同时,成绩不够突出的学生也失去了机会。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也不利于孩子的可持续发展。

取消推优,综合素质突出的孩子就没有“市场”了?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从人才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来看,孩子的潜力还在发展中,不要过早将孩子的阶段性成果予以固化,切莫用升学方式将其规律化。

同时,北京市也通过高校支持中小学建设、教科研部门支持中小学发展、民办教育机构参与中小学学科教学改革、外籍教师参与中小学英语教学改革、优质高中名额到校等多项举措,撬动优质资源流动,促进更多普通校变身优质校,让每个孩子进入初中后,进一步发展机会都更大。

此外,北京市还将继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2017年,本市将启动在郊区新建10所优质校,6个城区新增25所优质校,帮扶15所郊区校。届时,北京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内容和模式更加丰富,每个孩子都能公平地就近入学,在家门口上好学,学生和家长的实际获得感也将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