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把幼儿园的东西带回家
收藏此文 2018-03-16 | 编辑:admin | 阅读:517
要
最近,班级里好几位小朋友的家长向我反映了一个同样的问题:孩子总是将幼儿园的小玩具 偷偷带回家。有的小朋友把带回去的玩具跟爸爸妈......
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认为拿别人的东西就是“偷”。很多家长都经历过类似的“事件”,孩子将幼儿园或者其他小朋友的东西偷偷带回家。对此,有的家长反应过度,担心这是个大问题,却又找不到可行的解决方法;有的家长却不以为然,认为这是小题大作,对之熟视无睹。小问题积少成多就会产生大错误,防患于未然必不可少。我们不妨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看看他们为什么要把幼儿园的东西拿回家,对于这种情况,到底应该是宽容以待还是严加教育?
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根据幼儿对规则的理解和使用,把0—3岁阶段称为前道德阶段。这一年龄时期的幼儿无任何规则意识,因而谈不上任何道德观念发展。幼儿3—7岁为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这一时期的幼儿会尊重或顺从规则,但是还没有达到自律水平。同样,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中,将0—3岁幼儿的行为看作无意识行为,4-7岁幼儿的行为看作有意识的行为。因此,我们需要弄清幼儿将幼儿园的东西带回家到底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
无意行为——“自己的”还是“别人的”
对于三四岁的孩子来说,某件东西是属于“自己的”,还是“别人的”,界限并不清晰。他们很多时候只是单纯地因为喜欢这件东西而将它放入口袋里,被带回家的东西对于幼儿来说就像从路边捡回来的一个小瓶盖一样。对于喜欢的玩具,孩子有可能因为活动时间不充足所以在幼儿园没玩够;或者一直想玩的玩具,却被别的小朋友独占着;也或者是幼儿想“独霸”这个玩具,只能他自己玩。这个年龄段的幼儿还不具备有意“偷拿”的意识,把幼儿园的东西拿回家,大多是无意行为,因此,父母大可不必“上纲上线”,对孩子严厉斥责。
有意行为——自我控制能力差
大多数情况下,五六岁的幼儿把幼儿园东西带回家,一般都属于有意行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已经形成了规则意识,知道拿幼儿园或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但他们会因为很难控制自己的意念和行为而“明知故犯”,将其拿回家。他们潜意识中能够意识到这样做是不对的,所以拿回家的东西通常会被自己“藏”起来。这种情况下,家长与老师要先问清楚孩子情况,让孩子得到妈妈或老师对玩具的认可,然后因势利导地告诉孩子行为的不恰当,是不被允许的。当孩子意识到自己这样做不对时,妈妈就可以趁机进行教育:幼儿园的东西是集体的,是所有小朋友的,谁都不允许随便拿回家,否则就要受到惩罚。
不管幼儿的“偷拿”行为是有意还是无意,家长与老师必须做好沟通,统一标准,并在幼儿归还玩具后,对其行为给予肯定,强化幼儿的是非概念,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品质。